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高中二年级物理说课稿之动量守恒定律》,供大伙学习参考!
第一,我对本节教程进行一些剖析
教程的内容、地位和用途
地位及用途: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常见适应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比牛顿定律发现的早,应用比牛顿定律更为广泛,如可以适用于牛顿定律不可以够解决的接近光速的运动问题和微观粒子的相互用途;即便在牛顿定律的应用范围内的某些问题,如碰撞、反冲及天体物理中的“三体问题”等,动量守恒定律也更可以体现它简单、便捷的优点。
处置办法:虽然3-5需要低,但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3-5的要紧内容,做为一名物理老师,不只要传授给学生物理常识,更要紧的是传授给学生物理思想、物理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力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切来学会研究问题的办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课标和对教程的理解和剖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三维目的定位为
教学目的
1、 理解动量的定义,了解动量是矢量,
2、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培养守恒思想。
3、了解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会用它解决问题。在解说例题2时和学生探讨一下汽车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4、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等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程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题
教学重点、难题
重点是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难题是动量守恒条件的确立
为了讲清重点、难题,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的,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教法和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进步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按部就班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进行了如此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考虑,通过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学生交流展示,学生提出疑问,在自主学习中领会物理定义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物理办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再进行达标练习起到巩固的成效。
教学筹备
多媒体、实物展示台、学案
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6、教学步骤
1) 整体设计
安排“常识键接----展示目的——问题导学——当堂达标练习--课后巩固练习”进行,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主导地位。
2) 环节设计
情景键接导入,通过两小球的一维碰撞,V2>V1,发生碰撞,问碰撞后有几种可能状况?并考虑碰撞中遵循什么样的规律?
重点讨论动量定义,我设计如下要点填空,可以概括其要素。
1、概念2、表达式3、单位4、方向,5,动量变化
这类内容在引入动量定义后可以轻松自主解决。
重点、难题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及条件
自学问题:
1、什么是系统?什么是内力和外力?
2、剖析上节课两球碰撞得出的结论的条件。两球碰撞时除去它们相互间有哪些用途力外,还遭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有哪些用途,使它们彼此平衡。气垫导轨与两滑块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说m1和m2系统不受外力,或说它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3、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4、表达式
5、适用条件
在例题2的剖析中可设计如下问题:
1、是不是满足守恒条件2、选择正方向3、碰前动量4、碰后动量,5依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计算
1、学生活动:
讨论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学生在讨论中遇见问题询问老师、老师大全
展示交流 教学把巡视中遇见的问题和重点问题提出来,先让或者引导其他小组会的同学给与解答,不会的教师才再给与解答。然后教师给与延伸
2、 当堂达标练习学生展示答案与标准答案比较。解答有异议的问题。
3、 课后设计专门的巩固练习
总结语:应准时说明:这是课前的设计,还有待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推行,并且将在具体推行中结合课堂实质准时应变调整。